行业前景:10分
企业竞争力:10分
市场情绪:10分
综合分数:30分
注:每项10分,总分30分
核心结论
蚂蚁集团是极有可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买它,就是放心养老。
1.公司介绍
蚂蚁集团源于阿里巴巴旗下的科技支付公司,也就是支付宝的母公司,2011年起独立营运,主要是为了解决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在线上交易中的信任问题;随着不断的发展,衍生出数字支付及生活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微贷、理财、保险),变成涵盖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战略合作伙伴及其他企业的生态系统。
来源:招股书
2.市场规模
数字支付市场,
根据艾瑞咨询的研究,2019年中国的消费支出规模达到了30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1万亿元,CAGR为9.24%。
这些趋势将持续拉动中国居民对支付、信贷、理财及保险产品需求的增长;并且,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时代。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在2019年达到8.77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1亿,追赶欧美国家75%的渗透率及以上。
来源:招股书
根据艾瑞咨询研究,2019年,中国数字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01万亿元,且随着数字支付手段持续受到消费者及商家的欢迎,预计还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数字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412万亿元,CAGR为25.0%。
来源:招股书
数字金融,
根据奥纬咨询研究,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规模达到13万亿元,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者使用信贷进行消费的意愿日益提升,预计还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24万亿元,CAGR为11.4%。
2019年,中国的在线消费信贷规模在2019年达到6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9万亿元,CAGR为20.4%,主要受到数据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所驱动。
来源:招股书
根据奥纬咨询研究,小微经营者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2019年中国小微经营者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然而,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规模仅占企业信贷总余额的32%。而且,中国单笔金额低于50万元的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仅为6万亿元,这意味着小微经营者有着大量未被满足的信贷需求;中国小微经营者信贷预计还将相应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6万亿元,CAGR为27.2%。
而中国单笔金额低于50万元的在线小微经营者信贷在2019年底整体余额规模达到2万亿元,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更适合小微经营者的信贷产品的发展,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6万亿元,CAGR为40.8%。
来源:招股书
根据奥纬咨询研究,预计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160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87万亿元,CAGR为10.3%。(个人可投资资产是指剔除房产投资的可投资金融资产)。
而个人可投资资产中的定期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其他公募基金、定期存款及股票在2019年底合计占可投资资产的61%,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4%(212.38万亿元),CAGR为13.9%,。
截至2019年底,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中,除现金及存款外的资产占比42%,而美国这一比例为88%,未来中国除现金及存款外资产的占比预计还将持续增加。
来源:招股书
根据奥纬咨询研究,2019年中国的保险深度,即保费规模占GDP比重,为4%,显着低于美国、日本及德国的11%、8%及6%。2019年,中国保险市场保费规模为4.3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6万亿元,CAGR为12.4%。
来源:招股书
从支付宝的月活跃用户两大核心业务来看,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支付宝平台完成的中国内地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人民币118万亿元。而数字支付服务收入主要是按照交易金额的一定百分比向商家收取的交易服务费。
而在全球经济加速数字化的背景下,支付宝提供跨境支付服务来满足相关需求。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通过我们平台完成的国际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人民币6,220亿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的总收入为260.11亿元。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根据奥纬咨询研究,截至2020年6月30日,按照平台促成的信贷余额计算,支付宝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平台,其中消费信贷余额为人民币17,320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人民币4,220亿元。
根据奥纬咨询研究,截至2020年6月30日,按照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计算,支付宝是中国最大的在线理财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6月30日,支付宝理财科技平台合作伙伴资产管理规模达人民币40,990亿元。
根据奥纬咨询研究,按照2019年我们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计算,支付宝是中国最大的在线保险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支付宝保险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为人民币520亿元。
来源:招股书
从收入端可以看到,在2018年前,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为51.8%。在2019年,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达到反超,为56.2%。
截至2020年6月30日,数字金融科技平台的营收比例进一步提升至63.4%。随着金融领域的逐步开放,蚂蚁金服的这部分业务将继续创造更大收益。
来源:招股书
3.股权结构
就上市前的股权架构,阿里巴巴(9988.HK)持有公司32.65%股权,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持有公司50.52%股权。
根据招股书披露,马云(马先生)持有杭州云铂34%股权,井先生、胡先生及蒋女士则各自持有杭州云铂22%股权。根据杭州云铂的公司章程及由马先生、井先生、胡先生及蒋女士于2020年8月21日订立的一致行动协议,所有与本公司有关的事宜(包括行使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所持股份表决权,由彼等提名本公司的董事及监事及增加或减少彼等于本公司的权益)须由杭州云铂的股东大会以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东多数票决定。因此,马先生对一切有关事宜拥有否决权,倘于杭州云铂股东会未通过相关决议,杭州云铂其他股东须按马先生的决定进行表决,并通过及签署相关决议。
因此,马先生可通过其对杭州云铂股东会上所通过决议的控制权(与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有关),有效控制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持有的股份,并从而拥有对本公司的最终控制权。
来源:招股书
发行架构上,蚂蚁金服采用港股、科创板同时发行的架构。
来源:招股书
4.融资用途
1.进一步追求公司的愿景,将服务数字化
2.提升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
3.用于扩大公司的跨境支付及商家服务投入
4.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5.风险
1.政策风险:国家管控
2.技术风险:技术迭代过快
6.估值
公司2017、2018、2019财年利润分别为82亿、21.56亿和180.72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48.5%。
考虑到公司上半年盈利已经接近2019年全年盈利,假设2020、2021、2022财年公司盈利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0%,则公司2022财年盈利预计为611亿人民币。
由于行业仍然具有高成长性,综合考虑公司竞争力、赛道格局和同类型科技企业估值等因素,给予0.6-1倍的PEG估值,对应市盈率30-50倍,则对应2022财年公司合理估值约为1.8-3万亿人民币。